【编者按】2024年3月1日,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市新闻学会会长宋超受邀为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郭泉真作品研讨会做重要发言。对于发言中所关切的问题,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师生围绕《高度重视采访和写作——努力开创高质量新闻工作新局面》的学习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和认识。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本科教学秘书 徐明卿
作为一名讲授广播电视采访课程的老师来说,深受启发和思考。在媒体融合和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似乎新闻的来源变得异常简单,自动生成文稿,网上素材拼贴简单易得,但恰如文中所说,看似丰富实则千篇一律,而且严重伤害了新闻质量与品质。新闻工作如果缺少了采访活动,就缺少了鲜活的事实发掘的主动性,是新闻工作者的自我矮化和责任感的淡漠;缺少了对文字表达的打磨与训练,就削弱了新闻的价值和表现力。因而,越是资料和素材易得的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采访与写作能力越显得重要和稀缺,技术可替代的也许是形式与手段,不可替代的正是背后鲜活生动的,时刻对社会与时代关切的“人”。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专硕项目主任 谢建东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老兵,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对于新闻业而言,内容是立身之本;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新闻采写能力是立身之本。因为新闻人,是需要拿作品说话的。同一个事情、同到一个地方采访,有的去了之后两手空空回来,有的却写出了很好的新闻,这背后是采访与写作功底的差别。现在因为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崛起,导致一种现象,那就是在有的同学中,对新闻、媒体了解不深,却空谈传播、追求流量、羡慕网红。
要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需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这是大学里的新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重要标志。比如,学历史的应该宏大的视野、历史主义的意识,学经济的应该深刻理解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学法律的应该不自觉地去追问这个事的法益什么……同样地,新闻敏感,是学新闻的应该有的基本的专业意识。
新闻敏感是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能力。新闻敏感首先是政治敏感,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新闻敏感同时也是社会责任感,新闻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新闻人应该有勇立潮头的志向、爱憎分明的正义,谨记笔下“有人命关天、财产万千、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新闻人要有爱心、正义感、责任感,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有对天地生人的深刻体悟。新闻工作者要能团结人、引导人、鼓舞人,首先自身要心地光明、充满正能量,要有规则意识,相信善良和善意、相信公平正义等社会良法善治的价值观基础,并致力于传递这种价值观,以善唤善,用真心写真情,在书写时代中成就和升华自我。
干新闻的首先要敬畏新闻,才能成为卓越的新闻人。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不乏蹭热点的,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新闻敏感,也并非人人都能把新闻写好。越是传播和宣传需求泛在化,技术越是智能,越需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越需要加强采访写作等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提升,让新技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总之,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如何智能,扎实的理论和文字功底,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拍摄、演播,以及做新闻策划等传统业务素养,依旧是做好新闻工作必备的基础技能。即使不到媒体工作,只要是从事新闻宣传相关的岗位,也都需要这样的素养。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师 李颖
联系本人在外宣一线工作多年的经历,我认为在数字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今天,非常有必要提醒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找回初心,回到本职工作的最原本状态,以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篇稿件和作品。这是在任何时代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操守。
字斟句酌,对于标点使用的纠结和烦恼;在采访前的精心准备和钻研;在采访过程中能够不拘泥于自己事先拟定的问题,而是实时追踪采访对象应答中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挖掘的良机;采访后对于材料的整理和筛选,以及与团队在思想碰撞中得出的对于报道角度和呈现形式的突破。这些是每一个记者生涯中的煎熬和快乐,也是在任何情形下新闻工作者不能松懈的关键环节。
我们的媒体总是在哀叹受众的流失和公众专注力的下降。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媒体工作者自身的问题何在?我们有没有能够持续稳定地推出高质量的作品?
离开业界以后,我进入高校教学,对于我们新传学院的现状也有一些思考。总体而言,目前我们的新闻传播学院是重理论,轻实践。在这样的导向下,同学们毕业时,甚至都不能够选择通过新闻作品来完成毕业设计。这对于新传学子而言,其实是一个遗憾。一个精心打造,能够代表自己四年所学所感的作品,不管是文字的深度报道,还是记录短片,都能够为他们进入职场带来一些亮眼的铺垫。
一些同学感觉自己新闻实践不够,实务能力不足。光靠实习其实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反思在教学环节有没有能够尽量多带给学生新闻内容创作规范方面的训练和知识。我自己在业界也带过实习生。其实每一个实习单位都很忙碌,实习生到了单位,很多情况下是自生自灭,野蛮生长,很难得到系统、耐心的指点。这些框架搭建的工作,应该大部分由专业院校的专业老师在课堂和校园里来架设和夯实,然后在新闻实践中得到印证和成长,这样他们可以少走弯路。
除了新闻行业本身的知识和训练之外,人文社科基本素养的熏陶对于新传学子的成长也非常必要。我也遗憾地发现,我们云大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的本科课程体系中,一些基础的文科课程已经不见踪影。即便是理工科的学生,这些课程也是本科低年级时应该必修的课程,更何况需要以语言文字立身的新传学子?我在阅读学生作业时候,经常会发现语言文字或者标点使用不规范,文字表达逻辑松散等现象发生。我想这和我们课程体系中这些基础文科内容的缺失可能有一些联系。
总之,在当下重提重视采访与写作,可以说是非常必要。这要求我们从媒体内容生产的第一线,和新闻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协同发力,解决很多细节性和操作性的问题,把这样的理念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