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西岸大西洋边上,北极圈里外,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
这里春秋短暂,冬夏分明,夏天可以体验日不落的奇观,秋冬有望亲睹极光的梦幻仙境;这里是诞生了《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脍炙人口故事的童话王国;这里是圣诞老人的故乡……
这里就是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北欧,当下最受热捧的装饰设计风格北欧风,又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Scandinavian design),就是从这里缘起并走向世界。
为什么偏偏是北欧风,让更多年轻人为之倾心沉醉,这个问题还得回到北欧来找寻答案。
北欧风的缘起
北欧,涵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三个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与之相邻的丹麦、冰岛。上天很多时候是公平的,它给了北欧触摸天堂的特权,也给它常年苦寒、沐浴黑暗的非人考验。
由于北欧地处北温带向北寒带交界处,大部分地方终年气温较低,冬季漫长严寒。北欧的冬天长达6个月左右,几乎占了整年一半的时间,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夜悠长日苦短,是他们不得不承受的煎熬。
“Scandinavian”直译为“黑暗的地方”,鲜明地道出了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数据显示,北欧人患抑郁症的几率特别高,有人说这跟冬季和黑夜的漫长有关。
北欧的冬季到底有多漫长呢?感受一下:一到冬天,八点上班天还没亮,下午三点左右,天就黑了。冬天,只有几个小时能看见太阳,甚至有些地方比如斯瓦尔巴德特岛,一年有三个月是没有白天的。
“暗无天日”的环境,恶寒的气候,使北欧人的一生,有90%的时间只能在建筑里度过。这种情况下,要好好活下去,优化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本身,是他们除了逃亡以外唯一的出路。
黑暗与冰雪的笼罩就像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诅咒,光明、舒适、温度和自由成为他们与生俱来的稀缺。于是他们的室内设计宗旨便是:亮一些,再亮一些;温暖一点,再温暖一点;惬意一点,再惬意一点。
北欧风装饰设计的特点,也就在这样绝地求生的斗争中,逐步形成。
北欧风的特点
01 / 标配:落地窗+白色基调
寒意渐浓,不敌几米阳光;身处一室,眼里天宽海阔
白色作为明度最高,可以反射所有颜色光的特殊存在,用作提亮效果最明显,于是在北欧的室内装饰中,白色常常被大面积使用,以达到空间通透光亮的的效果。
当然,灯光取亮又怎及阳光慰藉,引景入室成为他们居家必备的艺术,这时候,“顶天立地”的落地窗就应运而生。
巨大的落地窗,把光线引进来,通过白色墙面,让光在屋子里产生折射,无形的光就如珠般在每一个角落,驱逐无处不在的清冷。
因此,“落地窗+白色基调”成了北欧风格毋庸置疑的标配。由此延伸开来的是北欧人室内常见的玻璃隔断,同样是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空间的亮敞。
02 / 点缀:色彩鲜明的装饰加持
冰天雪地,苍茫无边可及;亮色一把,点燃一冬热情。
出于提亮原因,北欧风大量使用白色,于是容易使用人产生错觉,常常给北欧风挂上“性冷淡”的标签。
但其实恰恰相反,冬季漫长的北欧,黑暗与苍凉中的人们更需要温暖的色彩来安抚,北欧人对色彩的运用可谓“丧心病狂”。
在以简洁的白色、浅莫兰迪色作为主色调的基础上,他们常常运用鲜艳吸精、高饱和度的色彩做搭配,如色彩鲜明的地毯、抱枕、装饰画、植物、小摆件等常被作为细节点缀。
辣眼的色块轻易点燃一冬天的热情,一眼望去,室内既有视觉焦点,又不觉得杂乱无章。
03 / 材质:偏爱原木家具
炉火轻舞,温度不曾远离;一木暖黄,灵魂终有归处。
北欧森林覆盖面极广,木材资源丰富多样。纯天然无添加的原木,自然成了他们最就手最习惯的家装材质。
当然原木的大量运用,对他们来说并不只是因为“近水楼台”:一方面,木材容易加工,在造型设计和空间隔断上可塑性强;另一方面,其所代表的自然属性让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触摸后的温和感官也削弱了北欧冬天的冷意;最重要的是,作为可再生材料,木材的运用相比混凝土更为环保。
研究表明,木材对于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颇有裨益:木材被证实了具有缓解压力、降低血压的功能。这些原木制作的地板、桌椅、柜子等浅色的家具为他们的空间增加暖意的同时更是一种天然的治愈。
04 / 设计:简洁、素雅、实用
颜值功能,两相兼顾不误;不多不少,一切只要恰好。
长期处在局限的室内空间里,人们需要给活动空间、心灵空间尽可能留白,任何过于繁杂的设计、过于缤纷的色块,长期面对,都会造成无形的压力。
如何在简约的设计中实现生活所需的功能,成为了北欧家具设计的核心需求。
加之1937年二战爆发,丹麦被德国迅速占领,并被当作物资生产基地;瑞典则保持中立。
虽然没有太多被战火波及北欧,但也整体面临了物资的紧缺。
不能浪费材料,不能增加成本,不能降低质量,成了北欧设计中最重要的考量
没有过多装饰和复杂线条,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家具成为最佳选择,北欧家具的简约设计基调也由此逐步形成。
总得来说,环境越是恶劣,灵魂越需安抚,舒适、惬意,是北欧人装饰设计的至上追求,简约、实用是他们最大的出发点。而这些,都成为了北欧风后来盛行世界的重要砝码。
-
1231232019-03-28 17:15:07